一、調查目的
當今世界,食品安全的風險源不斷增加,人們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認識逐步提高。尤其是現代農業生產對化學投入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污染物不斷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風險上升。通過食品安全問卷調查,能夠更好地指導基層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和抽樣檢驗。關注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的知識宣傳,加強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是目前急需要開展的工作。
二、調查方法、時間、對象
調查方法:通過手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有效填寫人次為212人。
調查時間:2022年5月23日—2022年6月24日
調查對象:轄區全體市民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根據調查顯示,76.89%的被調查者對萊山區食品安全狀況很滿意,21.7%的人食品安全狀況滿意,無人對萊山區的食品安全狀況不滿意。說明萊山區食品安全工作有保障,群眾滿意度高。且有98.58%的群眾認為萊山區近一年來食品狀況有好轉。
2、在調查中發現消費群眾對食品安全均有關注,其中74.53%的消費群眾很有關注,能反映出廣大居民群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較高。
3、調查發現生活中人們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多種多樣,本次調查52.36%的人選擇了沒有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但少數群眾反映的問題中,主要是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非法添加、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如瘦肉精、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惡劣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食品過保質期虛假或錯誤標簽標識、虛假或夸大宣傳、食物中毒等,但當遇到這些食品安全問題時有86.32%的人選擇舉報電話進行投訴維權,有31.6%是找政府網絡舉報平臺或政務微博,有15.57%會向直接到有關機關舉報,9.43%會去政府領導郵箱進行投訴,這樣的結果說明大部分人還是有維權意識的。
4、非食用油(如地溝油)流入餐桌、蔬菜中農藥高殘留問題是廣大居民群眾較為關心的問題,其次為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如防腐劑、色素、瘦肉精)、奶類制品問題(如嬰兒奶粉、牛奶)、病死、未檢疫肉類問題、低端劣質作坊產品問題、少數人對食物中毒、低端劣質作坊產品問題也存在擔心,監管部門應加強管控,健全食品質量監督體系,逐步改善食品安全嚴峻的現狀。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投訴維權,86.32%的群眾會選擇舉報電話投訴,看來電話投訴仍是消費者們認為最喜歡的投訴方式。
5、調查發現,消費者更希望政府在種植養殖、食品加工、環境污染整治等源頭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整治。
6、調查還顯示73.58%的人認為電視、廣播、網絡是人們獲得食品安全消費知識的主要渠道,而來自有購買經驗的人、報刊雜志等平面媒體、相關知識講座也是公民獲取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一種途徑。
四、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議
(一)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渠道加強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傳;強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機構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狀況,及時提示消費者應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風險源,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風氣,堅決杜絕消費高風險食品,科學對待食品不安全的惡性事件。
(二)要增強食品不安全風險意識。開展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尤其要加強對一些高風險的食品消費進行評估。高污染地區生產的農產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攤經營的食品等應成為評估的重點。
(三)要引入市場機制。讓食品安全的風險狀況成為影響食品需求及其價格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引起食品生產者重視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強認證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監測,及時公示信息,發揮品牌效應,便于消費者辨別。